隨著各項穩增長政策效果逐步顯現,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銀行體系流動性保持充裕。目前我國的貨幣供應量已經較大,銀行放貸意愿有所改善。下一步,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貨幣政策仍將保持穩健基調,并可能會更側重于“更加精準有效地實施定向調控和相機調控,防范和化解風險,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市場人士認為,在流動性總量充裕的情況下,如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支持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是關鍵問題。鄂永健分析,下半年的貨幣政策將更加注重定向調節。受上半年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帶動,未來信貸、社融及M2增速有望穩中回升。目前,貸款基準利率已達歷史最低,名義貸款利率開始下行,再考慮到未來PPI降幅有望收窄以及美聯儲可能加息等因素,短期內再次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的可能性不大。在總體流動性充裕、外匯占款運行轉好的情況下,準備金率如果下調的話,幅度也將明顯小于上半年。下一步,定向再貸款、定向降準等定向調整工具會更加頻繁地被使用,SLO(超短期逆回購)等新型工具將被繼續靈活使用。
徐高也表示,近期社會融資總量的回升,將顯著緩解實體經濟下行壓力。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將繼續著力于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雖然銀行間利率仍將大概率繼續低位波動,以維持流動性充裕環境,但央行繼續通過向金融市場投放流動性實施寬松貨幣政策的可能性有限。未來應該會更多地采用PSL、地方政府債務置換擴容、企業債發行量增加等方式,引導金融市場充裕的資金進入實體經濟。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中國樓市將發生的10件大事
下一篇: 河南首次明確擔保、小貸公司監管和設立標準